学校视频
没有记录!
民法(1)第四讲练习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30日
第八章 代理
一、名词解释
1、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已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实施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行为及相应的法律制度。
2、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3、委托代理:基于被代理人授权的意思表示而发生的代理,又称意定代理。
4、指定代理: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
5、复代理:又称再代理,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实施代理的行为。
6、无权代理:就是没有代理权的代理。
7、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8、代理权终止:指代理人所享有的代理资格消灭。
二、填空题
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2、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代理可相应分为法定代理、委托代理、指定代理三类。
3、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4、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5、委托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6、委托代理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代理的除外。
7、民法通则规定,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责任。
8、民法通则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9、民法通则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三、单项选择题
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B)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A、自己的名义 B、被代理人的名义
C、自己与被代理人共同名义 D、双方约定的名义
2、民法通则规定,未成年人的(A)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成年兄长 D、其他近亲属
3、代理人是在代理权限内(B)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
A、按照代理人的意思 B、独立地
C、不自主地转述意见而 D、不独立地
4、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未作任何意思表示的(A)。
A、视为同意 B、视为授权不明 C、视为不同意 D、其行为需经本人确认
5、复代理人是(B)。
A、原代理人的代理人 B、被代理人的代理人
C、是被代理人委托的代理人的代理人 D、是被代理人与原代理人共同的代理人
6、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C)。
A、由代理人承担责任 B、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C、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均不承担责任
7、表见代理的无权代理行为,由(A)。
A、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B、无权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C、相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D、被代理人与无权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四、多项选择题
1、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代理也相应分为(ABC)。
A、法定代理 B、委托代理 C、指定代理 D、复代理
2、民法通则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AB)。
A、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B、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C、不论是否被追认,被代理人均不承担民事责任
D、由被代理人与无权代理行为人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3、民法通则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BC)。
A、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B、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C、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代理人与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4、民法通则规定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无权代理表现形式有(ABD)。
A、没有代理权而为的代理行为
B、超越代理权的行为
C、表见代理行为
D、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
5、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AC)。
A、代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B、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C、第三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五、问答题
1、代理的特征是什么?P84-85
2、复代理的特征是什么?P87
3、简述复代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P87
4、简述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遵循的基本准则?P87-88
5、无权代理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和后果是什么?P88
6、代理权的滥用包括哪些内容?P89-90
7、简述委托代理权终止的原因?P90-91
8、简述法定代理、指定代理终止的原因?P91
第九章 期限、时效
一、名词解释
1、期限:是指民事权利义务发生、存续、变更和终止的时间,包括期日和期间。
2、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3、取得时效:因一定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而发生取得权利的法律后果的,为取得时效,
4、诉讼时效:指的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5、除斥期间:指某种权利的法定存续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若不行使权利,期间届满后,该项实体权利即告消灭。
6、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指除法律特别规定外普遍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
7、特殊诉讼时效期间:指法律规定仅适用于某些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
8、诉讼时效的延长: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已经届满的诉讼时效依法予以适当延长。
9、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法定事由的发生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时效期间暂停计算,待中止时效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诉讼时效。
10、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中断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二、填空题
1、民法上的期限,包括期日和期间。
2、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3、时效可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
4、民法通则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5、诉讼时效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6、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三、单项选择题
1、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后,(B)。
A、权利人无权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
B、权利人丧失了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权利
C、权利人有权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
D、义务人必须继续履行其义务
2、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B),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3、诉讼时效期间从(D)计算。
A、权利被侵害时起 B、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
C、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 D、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
4、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D)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2年 B、5年 C、10年 D、20年
5、诉讼时效中止时,(B)。
A、时效期间终止计算
B、时效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诉讼时效
C、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D、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四、多项选择题
1、民法通则规定了一年的特殊诉讼时效,它包括(ACD)。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名誉受到侵害要求恢复名誉的
C、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D、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2、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主要有(AC)。
A、不可抗力
B、提起诉讼
C、权利被侵害的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其他障碍
D、权利人因病等行动不便的
3、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主要有(BCD)。
A、不可抗力 B、提起诉讼 C、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D、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五、问答题
1、简述期限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P92
2、诉讼时效的法律特征是什么?P94-95
3、试述诉讼时效期间与除斥期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95
4、试述诉讼时效的中断与诉讼时效的中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99
一、名词解释
1、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已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实施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行为及相应的法律制度。
2、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3、委托代理:基于被代理人授权的意思表示而发生的代理,又称意定代理。
4、指定代理: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
5、复代理:又称再代理,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实施代理的行为。
6、无权代理:就是没有代理权的代理。
7、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8、代理权终止:指代理人所享有的代理资格消灭。
二、填空题
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2、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代理可相应分为法定代理、委托代理、指定代理三类。
3、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4、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5、委托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6、委托代理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代理的除外。
7、民法通则规定,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责任。
8、民法通则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9、民法通则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三、单项选择题
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B)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A、自己的名义 B、被代理人的名义
C、自己与被代理人共同名义 D、双方约定的名义
2、民法通则规定,未成年人的(A)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成年兄长 D、其他近亲属
3、代理人是在代理权限内(B)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
A、按照代理人的意思 B、独立地
C、不自主地转述意见而 D、不独立地
4、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未作任何意思表示的(A)。
A、视为同意 B、视为授权不明 C、视为不同意 D、其行为需经本人确认
5、复代理人是(B)。
A、原代理人的代理人 B、被代理人的代理人
C、是被代理人委托的代理人的代理人 D、是被代理人与原代理人共同的代理人
6、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C)。
A、由代理人承担责任 B、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C、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均不承担责任
7、表见代理的无权代理行为,由(A)。
A、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B、无权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C、相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D、被代理人与无权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四、多项选择题
1、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代理也相应分为(ABC)。
A、法定代理 B、委托代理 C、指定代理 D、复代理
2、民法通则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AB)。
A、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B、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C、不论是否被追认,被代理人均不承担民事责任
D、由被代理人与无权代理行为人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3、民法通则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BC)。
A、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B、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C、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代理人与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4、民法通则规定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无权代理表现形式有(ABD)。
A、没有代理权而为的代理行为
B、超越代理权的行为
C、表见代理行为
D、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
5、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AC)。
A、代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B、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C、第三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五、问答题
1、代理的特征是什么?P84-85
2、复代理的特征是什么?P87
3、简述复代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P87
4、简述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遵循的基本准则?P87-88
5、无权代理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和后果是什么?P88
6、代理权的滥用包括哪些内容?P89-90
7、简述委托代理权终止的原因?P90-91
8、简述法定代理、指定代理终止的原因?P91
第九章 期限、时效
一、名词解释
1、期限:是指民事权利义务发生、存续、变更和终止的时间,包括期日和期间。
2、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3、取得时效:因一定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而发生取得权利的法律后果的,为取得时效,
4、诉讼时效:指的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5、除斥期间:指某种权利的法定存续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若不行使权利,期间届满后,该项实体权利即告消灭。
6、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指除法律特别规定外普遍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
7、特殊诉讼时效期间:指法律规定仅适用于某些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
8、诉讼时效的延长: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已经届满的诉讼时效依法予以适当延长。
9、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法定事由的发生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时效期间暂停计算,待中止时效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诉讼时效。
10、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中断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二、填空题
1、民法上的期限,包括期日和期间。
2、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3、时效可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
4、民法通则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5、诉讼时效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6、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三、单项选择题
1、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后,(B)。
A、权利人无权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
B、权利人丧失了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权利
C、权利人有权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
D、义务人必须继续履行其义务
2、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B),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3、诉讼时效期间从(D)计算。
A、权利被侵害时起 B、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
C、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 D、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
4、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D)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2年 B、5年 C、10年 D、20年
5、诉讼时效中止时,(B)。
A、时效期间终止计算
B、时效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诉讼时效
C、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D、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四、多项选择题
1、民法通则规定了一年的特殊诉讼时效,它包括(ACD)。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名誉受到侵害要求恢复名誉的
C、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D、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2、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主要有(AC)。
A、不可抗力
B、提起诉讼
C、权利被侵害的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其他障碍
D、权利人因病等行动不便的
3、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主要有(BCD)。
A、不可抗力 B、提起诉讼 C、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D、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五、问答题
1、简述期限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P92
2、诉讼时效的法律特征是什么?P94-95
3、试述诉讼时效期间与除斥期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95
4、试述诉讼时效的中断与诉讼时效的中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99